在菏泽市,一批民营企业正以科技创新为引擎,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企业通过设备升级、工艺革新和精准市场定位,不断刷新产能与效益纪录。这些“小而精”“专而强”的项目,成为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在山东乙禾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崭新的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紧张忙碌着。
山东乙禾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岳超:“去年我们企业购买2000多万的新型设备,有钢化炉,中控线设备、切割机设备,还有膜板机设备,年前日产量能达到1万多平方米,年产量能到1000万平方米。”
设备的更新不仅能够提高玻璃加工的精度和质量,还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产能得到显著提升,订单量持续增长。山东乙禾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玻璃深加工的综合性服务企业。项目总占地面积10亩,计划总投资1.1亿元,预计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税收200万元以上。
岳超:“下一步,我们将加大企业的创新力度,继续追加投资3000多万元,购买新型生产设备,引进国内高端产品,满足人民的需求。”
曹县田园纺织有限公司完全按照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总要求规划设计,采用国际化标准投产运营。年产1万吨腈纶膨体纱线智能化生产车间里,现代化的生产线有序运转,智能监控系统实时收集和分析生产数据,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保障生产过程的高效顺畅。项目总投资1.2亿元,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6亿元、利税2000余万元,出口创汇1150万美元。
曹县田园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 纪玉山:现在是生产销售两旺,预计2025年比2024年提高销售收入50%。下一步继续加大投入,提高设备自动化程度,提高效率总成本,降低成本,总成本领先,取得竞争优势。
东明县则凭借小而精项目壁垒,一批体量小巧却效益惊人的工业项目,成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闪亮名片。山东慕迪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占地44亩,生产车间面积不大却“五脏俱全”。先进的生产设备、自动化生产线有条不紊地运转着。凭借独特的生产工艺和精准的市场定位,项目在细分领域站稳脚跟。
山东慕迪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任成韵:现有4000吨/年三乙烯二胺联产哌嗪生产装置采用与天津大合开发的生产工艺,率先实现三乙烯二胺和哌嗪的联产,打破了国际垄断和技术封锁。装置处于正常生产状态,产品质量与日本东曹公司相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在昌盛源(甲基)丙烯酸特种酯单体及高分子 衍生物 建设项目的施工现场, 工人分布在各个作业区紧张施工。这个总占地仅64亩的项目,投产后预计可达24亿元的惊人产值,即将成为东明县工业经济发展的又一个亮点。
昌盛源瑞隆化学(菏泽)有限公司总经理盛卫东:当前(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特别是高品质的产品依赖从美国、欧洲新利体育、日本的进口。半导体和面板显示用光刻胶树脂用单体长期受日本、韩国、美国企业的垄断,本项目建成后,可确保产业链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降低对进口的依赖”
Copyright © 2002-2025 新利环保玻璃纤维精工设备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备案号: